「基層黨建」“黨建+社會管理”的村域探索:小網格做細黨建、做實民生、做大格局
編者按
居民千件事,村里一張網。自4月份啟動黨建引領網格化社會管理工作以來,黃橋街道生田村不斷探索推進“網格黨建”工作,把黨的組織全面覆蓋到基層社會治理網格中,把黨的力量下沉到服務群眾一線里,在村域“小網格”里筑起獨具特色的黨建大格局。
從一個會議說起
9月19日,黃橋街道黨建引領網格化社會管理推進會在生田村召開。街道黨工委書記袁宏偉,街道黨工委副書記、辦事處主任呂益良,街道黨工委委員、人武部部長鄭東彪及各村(社區(qū))書記、主任共赴生田村,研究黨建引領網格化社會管理。
“為什么是生田村?”
生田村是黃橋街道的北大門,占地面積3.7平方公里,現(xiàn)有村民小組26個,農戶1115戶,在冊人口4507人,外來務工人員5000余人,擁有民營企業(yè)270余家,主要涉及機械、鈑金、電器等產業(yè),先后獲評“江蘇省新農村建設先進村”“江蘇省水美鄉(xiāng)村”等榮譽稱號。全村共有196名黨員,分布生田村16個黨支部中,其中非公企業(yè)支部8個。
在街道統(tǒng)籌推進下,生田村于今年4月份啟動黨建引領網格化社會管理工作,不斷開辟新路子、開創(chuàng)新法子。
下面
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
生田村黨建引領網格化社會管理的工作吧!
提前謀劃,建好班子
生田村立足實際,廣泛開展輿論宣傳,認真制定實施方案,成立工作領導小組;按照有框架、有內容、有制度、有計劃、有保障的要求,指導村科學合理劃分工作網格,合理組建管理服務團隊,扎實開展工作。
先行先試,畫好網格
按照“哪里有群眾,哪里就有黨的工作;哪里有黨的組織,哪里就有黨的活動”的原則將全村196名黨員劃入網格內:
1.村為一級網絡,村黨委書記、村委會主任為一級網格長,村兩委成員、村工作人員、街道條線部門下沉人員組成管理服務團隊。
2.按照“管理方便、服務有效、順接地氣”的原則劃分8個二級網格,成立8個支部,村“兩委”人員擔任二級網格支部書記、網格長。
3.26個村民小組為三級網格(聯(lián)絡點),村民小組長、黨小組長為聯(lián)絡員。
精準管理,用好抓手
自實施黨建引領網格化社會管理工作以來,結合“服務管理零距離”的原則,三級網格各負其責、各司其職、網格聯(lián)動:
一級網格,高度重視,村兩委同實施
二級網格,分工協(xié)作,支部班子分頭抓
三級網格,凝聚一心,全體黨員個個抓
三級網格的黨小組長除了在網格站點服務外,還走進村民家中了解情況,收集社情民意,并定期向二級網格長匯報。
發(fā)揮功能,建好機制
在信息采集機制、分析研判機制、協(xié)調處理機制和民情回應機制的基礎上創(chuàng)新增加黨員參與機制,通過黨員參與機制引領其他4個機制。
黨員參與機制包括各個網格召開工作例會、研判問題時必須有黨員參加,各黨員積極參與本網格的工作,督促工作的落實及開展等。
立足服務,繪好清單
制定《村莊區(qū)域黨建引領綜合網格化服務清單》,將服務清單與五項機制配套實行,把黨建工作融合到區(qū)域網格中,切實發(fā)揮出黨建引領網格化社會管理工作的作用。
對癥下藥,抓好重點
針對生田村非公企業(yè)黨支部數(shù)量多的特殊情況,通過非公企業(yè)黨支部書記擔任二級網格支部書記,下派黨建指導員為二級網格網格長的形式(指導員由村兩委人員擔任),加強網格內的黨建工作。
效果初顯,樹好典型
生田村黨建引領網格化社會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,主要是優(yōu)化區(qū)域網格布局,擴大區(qū)域網格隊伍;網格管理更加細化,了解社情民意更加方便;黨員身先士卒,模范帶頭作用初顯。初步實現(xiàn)了“四個目標”,即:
掌控信息更及時
管理服務更有效
干部作風更務實
黨群關系更融洽
生田村實施黨建引領網格化社會管理工作以來,信息掌握更及時、管理服務更高效、干部作風更務實、黨群關系更融洽,為生田村的建設發(fā)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。
一手抓黨建,一手抓社會管理,這是街道各村社區(qū)目前工作的方向和重點,在新形勢、新要求下,街道將加快腳步、加大力度、加強領導,不斷開創(chuàng)黨建引領網格化社會管理工作新路子。
信息來源:七月荷香
編輯整理:相城區(qū)委組織部 陽澄紅
▼▼▼
陽澄紅
相城組工系統(tǒng)微信公眾號
黨員之家、干部之家、人才之家
掃一掃,關注我們哦~